在砂石料生產線中,料倉是非常重要的部件,起到中轉、緩沖、調節的作用。合理安排配置料倉的位置、大小與流料角度能夠有效的提高生產線效率,降低生產線生產成本。在生產過程中要保證連續、均勻、順利下料,且要求容積最大、防止死料堆積,這就要求料倉的設計要合理。本文分享砂石料生產線中料倉的分類及8個設計要點。料倉分類碎石生產線上的料倉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原料料倉,一類是調節料倉。原料料倉一般呈方錐型,四周封閉,用鋼板焊接而成,一般用于振動給料機之前,并根據一級破碎機的處理能力及物料的黏度、濕度來設計原料料倉的大小,一般位于地上部分。
調節料倉一般由鋼架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位于一級破碎機之后,二級或三級破碎機之前,起到中轉調節的作用,可以達到均勻穩定給料的目的,也可以提高破碎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增長破碎生產線的使用壽命。
料倉設計的8個要點料倉是移動式破碎站的重要部件,在生產過程中要保證連續、均勻、順利下料,且要求容積最大、防止死料堆積。
料倉設計主要包括形狀、斗容、下料傾角和棒條給料機等。1,料倉流型選擇儲存能力和流動狀態是料倉的兩個基本特性。料倉按流型分基本上有兩種:整體流型料倉(又稱全流倉)和中心流型料倉(又稱漏斗型料倉或核流倉)。整體流料倉卸料時所有石料均向卸料口流動,料位均勻下降,卸料流動穩定均勻。中心流料倉卸料時只有中心部位的石料向卸料口流動,雖然由于“鼠洞”和粘性拱的形成與崩塌,使卸料料流動不穩定,但它具有通用性好、壽命長、造價低的特點。
2,卸料口尺寸設計為了保證破碎機持續工作,不會因石料由料倉向破碎腔輸入過快形成堵塞而導致整個系統停止工作,由料倉流向破碎腔的流量必須滿足小于等于破碎機正常工作條件下的破碎能力,即料倉的卸料口尺寸應小于或等于破碎機的進料口尺寸。
另外,由于石料供給是間歇的,在給料過程中料倉必然產生振動,為防止把振動傳遞到破碎機,同時為減少料倉卸料口與破碎機進料口之間的磨損,兩者在高度上應留有一定的空隙。
3,斗容確定采用裝載機為破碎站給料,可以獲取較大的給料能力,由于裝載機給料作業是間歇性的,而破碎機的工作是連續性的,因此理論上斗容的選取應確保石料從間歇到連續運動狀態的轉換過程能夠很好地銜接。
斗容選取過大會導致制造材料的浪費,而選取過小,則影響綜合通過能力的正常發揮,合理的斗容應與裝載機給料作業及破碎機的生產率相適應。
4,下料傾角確定料倉斜面下料傾角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參數,一般認為方形料倉只要保證料倉斜面下料傾角大于或等于石料的安息角,石料就能順利下滑,但在實際生產中發現并非如此。
僅保證料倉鞋面下料傾角大于或等于石料的安息角是不夠的,還要同時考慮棱邊與水平面的夾角,也就是說必須保證棱邊處下料傾角大于等于石料的安息角。
5,料倉高度的確定料倉的高度是料倉的一個重要參數,若高度過大,當裝載石料時,石料對料倉底部會產生較大沖擊;另外裝載機鏟斗的卸料高度也制約了料倉高度。
對于移動破碎站來說,因其靈活移動性,其料倉高度還應低于隧道、橋梁高度限制,考慮到還有一些輔助裝置占用空間,建議料倉的高度為1.0m。
6,棒條給料機的選用在料倉底部加一輸送裝置,以解決料倉對破碎機均勻供料問題,考慮到料倉內的石料是水平輸送且輸送距離不長,宜采用振動給料機。
振動給料機有很多優點,如結構簡單,重量輕,造價不高;能量消耗較少,設備運行費用低;石料呈拋擲狀態輸送,對承載體磨損小,可輸送磨琢性石料;可以多點給料和多點卸料等。
7,料倉周邊設計顎式破碎機的齒板是主要工作部件,在破碎石料的過程中,受到嚴重磨損和石料的激烈沖擊,齒板的壽命一般只有兩個月左右,需要定期更換。
為了保證更換順利,料倉設計時須給破碎機留有一定的垂直空間。8,料倉進料口寬度必須保證裝載機順利上料,還要防止石料灑出料倉,綜合各方面考慮最終確定料倉底部寬度應與卸料口相同。
在生產中,料倉設計應在滿足破碎生產連續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位置,以及通過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附加棱邊與水平面的夾角雙控制等新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料倉的死料堆積。
歡迎留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