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紛紛規劃綠色礦山產業項目,生產砂石500~3000t/h的大產量項目越來越多,機制砂工藝中已不可避免要求環保。
機制砂生產工藝流程多種多樣,不管規模多大,其基本生產流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原料→粗碎→中碎→粗篩→細碎→細篩→機制砂。
近年來,在機制砂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石料本身有一定的含土量和偏濕,使得機制砂中含有泥粉,進而影響亞甲藍(MB值)指標。
目前,機制砂生產工藝常見有濕法制砂工藝和干法制砂工藝兩類,這兩種方法都是用于去除機制砂中石粉和泥粉,使得機制砂質量指標滿足國家標準。
濕法工藝與干法工藝的對比分析工藝相同點兩種生產工藝方法是相似的,都需要先破碎后篩分。兩者的主要生產設備是基本相同的,即以粗破碎機、細破碎機和高效制砂機、篩分機為主體設備。兩者的生產目的也是相同的,都是為了生產符合工程用砂要求的機制砂。不管采用那種機制砂工藝路線,生產出的成品機制砂都應該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例如GB/T14684—2011《建筑用砂》、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等。
綠色礦山建設,推動環保發展,不論哪種機制砂工藝都要考慮環保設施和環保指標達標。工藝不同點1)工作原理不同濕法制砂是應用洗砂機的水洗制砂模式,借助水力方式除粉,通過水洗大量去除砂粒中泥粉含量,使機制砂含粉量較低。
干法制砂是采用除塵箱負壓除粉或選粉機正壓除粉或兩者相結合方式,借助風力方式除粉,通過風力達到砂粉高效分離,最終選出品質優良的建筑用砂,粉塵也會被收集作為副產品。
2)適用場合不同濕法制砂適用于多水地區,距離水源地較近的地方。濕法制砂可以建立沉淀池和采用壓濾設備凈化污水,來達到零排放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配置細砂回收設備,來收集污水中的細砂。干法制砂適用在嚴重缺水的地區,不用大量消耗水就可利用設備自身除粉。3)原料含水不同濕法制砂工藝對原料含水情況基本沒特殊要求,而干法制砂工藝對原料含水情況要求很高,原料含水越小,越有利于發揮干法制砂工藝的優勢,尤其是原料含水率低于2%時。
4)生產成本不同濕法制砂工藝消耗大量水,1t砂石料需耗水約2~3.5m3。相比濕法而言,干法制砂生產成本會相對較低,但投資成本較大。干法制砂借助風力方式高效分離砂粉,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加大量水清洗,也不用藥劑絮凝處理污水。5)發展階段不同推廣干法制砂技術明顯晚于濕法制砂技術發展,是在傳統濕法制砂出產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新技術。
這種干法技術相比于濕法制砂而言,在砂子除粉的過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主要利用風力方式的作用來除粉。比較工藝優劣勢表1列出了兩種制砂工藝各自的優劣勢,到底選擇濕法制砂還是干法制砂,取決于所處的地區和水資源情況、原料含水量情況,機制砂石粉含量、投資和成本考慮的具體要求,應依據自身生產情況綜合考慮選擇工藝。
適應綠色礦山發展形勢,濕法工藝和干法工藝各有優劣和適用場合,無法相互替代,需因地制宜,都要朝向環保化方向發展。
總的來說,發展機制砂工藝的主要優勢有:1)礦山料源來源廣泛,大批量化生產,機制砂成品質量相對穩定。2)獲得良好的級配、可控的細度模數、以及優質粒形。3)替代部分天然砂石,減輕天然砂開采力度和降低消耗量,保護母親河流。4)開發大型礦山和重復利用隧道洞渣等資源大量生產機制砂,環保設施不可少,有利于環境保護。